本帖最后由 老船长 于 2013-11-22 23:49 编辑
二十多天的新疆行,仍在回味和兴奋中,真是“不到新疆,不知道新疆的大;不到新疆,不知道新疆的美”,新疆姑娘的各种头巾,也让人目不暇接,印像深刻。玩摄影的,不自驾去新疆,将是人生的一大遗憾,呵呵。九月十一日,由中国旅游摄影家协会组织的安徽自驾新疆行摄影组,一行10人,三部车,从合肥出发,于十月六日下午约三时回肥。安全结束全程,历时二十六天,穿越了13个省及直辖市,行程13000多公里。摄影自驾新疆行的主要地点是:甘肃的张掖,敦煌。新疆的吐鲁番、喀什、和田、乌鲁木齐,内蒙古的额济纳旗等地及沿途风景。一路领略了新疆乌鲁木齐以南地区的人文地貌。有昆仑山脉和天山山脉,都途经两山脉,到达最高处有海拔5000多米(即中巴边界的红其拉甫)。有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,盆地的沙漠地带都进行了穿越。每一个盆地约有几百公里以上的路程,杳无人烟,然而景色和气势却颇为壮观。还有大草原,散养的牛、羊、骆驼,湖泊,古城遗址和一片片金黄色的胡杨林…… 说到胡场林,难免要提到胡杨树,当地人这样称赞胡杨树的,“活一千年不死,死一千年不倒,倒一千年不朽”。许多游人和摄友,去新疆游玩或摄影,胡杨林必去,新疆有多处胡杨林,各具特色,也是新疆风景的主要特色之一。沙漠中凡稍有点水的地方,无论气候怎样恶劣,必有胡杨树。秋天里的胡杨树,叶子金黄,成群簇拥在一起,在日光照射和湖水的映衬下,金玲剔透,光芒四射,形成独有的“新疆胡杨林风景”。而在无水的沙漠深处,即使死去的胡杨树,仍然成群成排,或独立。任凭你日晒风吹,我自岿然不动,尽管被风沙剥去了树皮,悲壮啊!她仿佛在向游人倾诉着历史的沧桑。亲眼所见,甚为震撼! 深感新疆的辽阔和景色的多彩与壮观,有片子为证。道路一马平川,风景特点是,“无限风光在途中”。大片大片,杳无人烟的黄土地,一望无际,略显荒凉,然而,却不感觉寂寞。 若能碰上赶集,去“巴札”(即农贸市场),能见到,成群结队的留着大胡子的新疆大叔赶着驴车,或三三两两果着时尚艳丽头巾的大眼睛新疆美女,他们拉着农副产品或小商品,各自都忙忙碌碌,有逛的,买的,卖的……,热闹异常。据说这样的赶集,一周一次。当然若没遇上这样的赶集,我们就去当地的最大最繁华的“大巴札”,去那儿“扫街”(呵呵,即街上抓拍)。各类人聚集,地方风情浓烈,让你一次拍个够! 同去的摄友们,手上的相机,在不知疲倦的“咔嚓、咔嚓……”,像蜜蜂遇上花粉,又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,不对!“像苍蝇叮上有缝的臭鸡蛋”哄不走 ,不能自己!直到相机的储存卡吃饱为止。同去的几位摄影大师尤为如此。 本人是一位摄影新手,接触单反时间不长,更未做过钻研。跟着大师后面,胡乱拍几张,仅仅为了好玩,回来给朋友们看看,以不虚此行。但大师们忘我的创作精神,使我难忘。比如,常常为了赶下一个景点,可以饿着肚子;为了赶早上的晨光,可以起大早;为了找好的机位,可以冒着炎炎烈日和风沙,走进沙漠深处;为了选一个好的角度,可以屈身低头;眼睛一刻不停地向四周扫射,像饥饿的老鹰在寻找食物,不放过每一个细节……如此等等,沥沥在目。在大师们的熏陶下,我也“中毒”颇深。拿着相机,见人就拍,见景就按,“不知好歹”,片子带回合肥再说吧。如若有几张还能看得过去的,算是此行的成果吧,也算是习作,与朋友们分享,呵呵! (完)
|